之前在做记者时接触了大量人类。判断一个人是否真的聪明理性而不是仅仅是“book smart”,主要就看Ta的信息源和决策方式。
认识一个女生,成绩挺好,但开口就是“我男朋友说”“我爸妈希望我”…我顿时不想聊了(dbq
越来越发现,有的人做人生重要决定(选专业/学校/工作/留学/移民/转行/搬迁)的步骤是,先找几个人信得过的人问问,再看看新闻和社交媒体。
——算下来花费的时间精力跟我糊弄一篇微信公号文章差不多。于是,影响Ta们人生的重要决策的质量,也就相当于一篇注水公号文的质量。就…太可惜了吧!
我也有这样的时期。本科毕业,选择保研而没有出国,是我最后悔的决策。归根到底,还是那时候的信息质量太低了,我就仓促问了下亲友和算命的先生(。。。
吃了亏后,现在做决策大概会用以下几个步骤:
1. 想象一个未来的可能的自我,用5-10年的大时间周期去思考问题,想想将来的自己有什么愿望和需求。这样可以跳出过去/当下的自我的思考框架。
2. 尽可能收集靠谱的数据(可以从维基百科开始)。数据至少能部分反应 big picture;对一些个人意愿无法影响的决策,主要看数据(比如买房);而找工作选专业这些看个人趣味的,数据只能是参考,个体的需求和动机更重要。
3. 我也会问一些在相似处境中做过决定的人;Ta们的一手体验可以对冲数据的偏见。统计数据永远无法代表个人。
大体就是:探索可能的未来的自我——收集可靠数据/信息——采访过来人。
顺便推荐一本很好读的书,叫 Working Identify。虽然是讲职业生涯的,但里面的策略很适合用来帮忙做人生重大决策。https://book.douban.com/subject/26848745/
@fatelab 求签
Publix买猪蹄、猪肘、鸡胗、猪尾巴、牛肚、金钱肚、动物内脏等等等等的正确打开方式:
普通情况下Publix是不会有这些边角料的。但是可以跟店员直接order,说自己需要猪蹄儿,需要两个,店员就会帮你order,两天后就可以从店里用很便宜的价格买来了。而每次店里进货的时候,肯定会一箱一箱的进,一箱里有好几盒,那些你不买走的产品,就会放在超市货架上卖。
这是我从Publix店长那里问来的。我觉得一下子解开了我的很多疑惑。这就是为啥有时候能买到有时候买不到的原因。每次买到其实都是别人有在order。
推荐北美的大家多在白人超市Publix试试买这类内脏、猪蹄,一则是真的比中超便宜太多,二则是它家是处理好的,不用自己处理毛,三则是,买的人多了,没准儿就变成日常开架货,大家就方便买了呢。
@fatelab 求签 客户要来了 😭
=推推